2008-08-15 「失眠、容易疲倦、脊椎肩胛酸痛、膀胱無力等獲得顯著改善」/ 臺中區一期初級培訓 湯國昌
-
在 心得分享-台中
-
點擊數: 189
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而在取決於你想的是什麼?是的,當一個人放棄了思考的權利,也泯滅了創造富足生活的能力。
財富、健康、愛,是大多數人生活中都需要並渴求的三種東西。但,當我們用盡了大部份的心力與時間,努力追求此一普世公認的幸福時,相對來說,這些也對我們的一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某種困擾,如生活的匱乏與不如意、身體的病痛、人的疏離與對立等等,這些天天都在上演著。釋迦佛在涅槃經中說:人生「八相為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其中最苦者,又以身體的病苦為最,深入瞭解其它七者,都因修養不足、主觀作祟或是自然變化,可以不是最苦。是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病痛時,如何盡孝?又如何有所成就?讓身體越來越健康,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李承忠博士在課堂中,指出了幾點重要的健康法則:一者,人的生命建立在氣血二條件上,並透過練氣修練(呼吸)與練功修練(肢體),讓氣血順暢,則身體健康;二者、功法的修練功能,(一)為發揮人體之抵抗力,即中醫之「正氣」者、(二)為排除人體之廢物毒素,即中醫之「邪氣」,又謂之「毒」者;三者,即知即行與勤修勤練,持之以恆做好健康管理;四者,小我身心靈的健康,與宇宙能量場區的陰陽平衡與融合的重要通道,則是和諧與善行。此四者,正與西方醫學諸多研究健康重要論述不謀而合,一者,生命系統同時存在著兩種基本功能,(一)為吸收、利用養分、製造細胞並使其健康;(二)為分解、轉化並排泄廢物與毒素;二者,我們並不對抗疾病──我們祇對抗我們生活方式的錯誤;消除這些錯誤,疾病自然消失。
是的,有那麼好的「生物能醫學氣功」醫學理論基礎與預防保健效果,真要好好把握。選擇相信什麼?並身體力行對人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健康身體的照顧也是如此。在西方宗教經典,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第三十二節一句格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與佛教中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此二者,『理的依據「真理與般若波羅密多」,事的圓滿「自由與究竟涅槃」』,其所闡述者雖東西方聖者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生物能醫學氣功」修練的健康養生,其理論基礎(理)與功法修練(事),理事脈絡連貫,與聖者所言如出一轍。
我常覺得是有福氣的人,當看完了李承忠博士所著「健身運動十七法」書中所介紹的氣功知識時,心中有種挖到「至寶」的悸動,我選擇相信並深信不疑。我知道,這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轉好念、做對的事、當志工幫助更多的人、身體健康照顧好」。大多數人對思維的嘗試皆是淺嘗輒止,從不過多的去驗證或反思既有的思想,柔順的迷信於權威和宿命,人云亦云地過著自己平淡的生活。氣功養生,對大多數人之所以造成怯步陌生,甚而未蒙其利,觀之審之,除了認識的不足與資訊的缺乏外,就是不願做一個能思考的人,真是可惜!
在實際參與修練後,困擾已久的失眠、容易疲倦、脊椎肩胛酸痛、膀胱無力等不佳症狀,均有相當顯著的改善;另於外場將所學分享助人外,等於也把多年聽經聞法於生活中得到相互印證,真是欣慰。對氣功態「鬆、靜、自然」,得到的領悟,也遠比在外形上修練功法所得更多,心中的歡喜踏實亦未曾有;氣功修練,藉「肌肉的放鬆,感官的靜止」、「動(陽、有)中有靜(陰、無),靜中有動」等有系統且科學的律動中,促使身、心、靈達到如「禪」宗所指,當人的思維與身體感官到寂靜狀態時,將發現,原來能量是處於最純粹,也在最活耀的狀態;此一「理解與領悟」的轉化與運用,在下功夫與用心程度的不同而已。。
十三週的生物能醫學氣功課程研習與功法修鍊,雖已告一段落,對我來說卻是上了一堂,還沒有下課的人生課程。佛陀的弟弟難陀尊者,打坐中起了妄想:「一位禪修者若要證入涅槃,一半靠老師,一半靠自己?」佛陀說:「只有好老師為依靠始能證入涅槃,而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老師。如果老師的教法錯誤,學生就學到錯誤的方法。」最後,向所有生物能醫學氣功「最好的老師」致意!因為,要讓人了悟自在與身體健康,是何等的殊勝功德。
臺中區初級教練培訓第一期 學員湯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