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生物能醫學氣功的思維與創意】- 王萬清 博士 論文發表

上層分類: 文章禮讚
點擊數: 3021

摘要

生物能醫學氣功以中國傳統醫學、生物能量醫學、地球磁場、易經等理論為基礎,主張人是帶電的生物體,生活在生態能量場之中,可經由修煉完成生物能量平衡,達到陰陽對立與平衡的狀態。在調身部分,特別重視活絡脊椎和關節的靈活度,推的柔勁和氣感、腰臀的擺動和旋動。

在調心部分,以「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的意念為基礎,讓修煉者能夠在「自然鬆立」與「腿部三七分力」之間體會「虛、實」「鬆、緊」對立,進行力道與形體相配合的修煉。在調息部分從「數息」和「優氧呼吸法」開始,接著是動作和呼吸相互配合,自然呼吸和動作配合呼吸交替出現至第13式改用自然呼吸,達到調息練氣的功能。在收功部分,能兼顧經絡養生的功能。

整體來看生物能醫學氣功的思維具有下列創意:將「活子時」設計在運動十七法之中,先聚能再自然行氣,動作之間具有組合創新的構想,運動十七法中有蛹動、蟾泳、推磨、行走之模仿,運動十七法蘊含六個練功階段的元素,將經絡養生的觀念融入收功的過程,生物能醫學氣功是具有核心理念的氣功。

壹、前言

氣功是建立在古典整體生命觀的基礎上,透過人類主動運用意識的鍛鍊,增加以自我精神駕馭形體的能力,激發、企劃人體的潛在機能,以達到精神與形體的高度協調與統一。其中有密切結合中醫理論 的「醫家氣功」,注重心性陶冶、存心養性的儒家氣功,重視修心養性、養生長壽的道家氣功,講究明心見性、淨化心靈的佛家氣功,講究丹田之氣、注重筋骨皮的鍛鍊和攻防技巧的武家氣功,以及流傳在民間的民間氣功。(蘇永安,1999)

生物能醫學氣功[1]是氣力、念力、定力和靈力四合一的修煉。氣力修煉包含生物能醫學氣功運動十七法、收功十五法、勁道和人電的修煉;念力修煉包含「正心、正念、正知、正見、正信」五大正氣的培養、專注在丹田練氣養氣和精神集中統一的意念專一修煉;定力修煉包含「淨心、放心、捨心、無心」的止觀寂照、「數息、隨息、聽息、忘息」的禪定修煉;靈力修煉包含精神靈力光子波能修煉,把潛在精神導入在虛無寧靜安定之中,固守虛無,在虛無寧靜中滋養神氣,與宇宙同在、虛空同體的潛能修煉。其中包含儒、釋、道三家的理論,諸如屬於儒家的倫理道德十要修煉,釋家的六度萬行的菩薩道[2]、八正道、自性、無相、無念、止觀,道家的丹道、虛極靜篤、湛然常寂及天人同體合一等概念。融合了醫家氣功、儒家氣功、佛家氣功、道家氣功、武家氣功的特色。

本篇論文僅以生物能醫學氣功分修鍊篇十七法,與收功篇十五法二大部份為研究範圍[3]。其中有古法今用的臟腑自助按揉,內氣能量積聚延命法與導引力學,神、意、氣、力四者合一交織運作的修鍊法。能促使修鍊者精神統一、意念專注,內練五臟六腑、外鍊皮肉筋骨髓,使肢體肌肉、筋骨關節靈活、提昇肌肉、肌腱的張力與伸展度、防止筋骨的僵硬與退化。 其它功法如勁道和人電的修煉,以及定力和靈力的修煉則留待以後再繼續探討。

貳、生物能醫學氣功的人觀

生物能醫學氣功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生物能量醫學、地球磁場、易經的理論,提出下有關人體的生物能與氣功的修煉主張:

一、人的身體具有電性活動

人體是一個帶電的生物體,每一個細胞、肌肉組織,都具有電性活動,所以才有腦電波、心電圖、肌電圖等各種醫療電性儀器的運用。(李承忠,2001)中古義雄利用電子儀器,測試人體的手腕足踝處 ,證明經絡與穴位確實俱有優良的導電性,且和人體的自律神經有關,醫界普遍稱這種電為「生物能」。[4]

林靜君(2010)以57位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探討身體活動量與(穴位)的電流量,進行「身體活動量與良導絡生物能量之相關研究」發現:1.教師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分別與脾經、膀胱經良導值有顯著相關。2.「高身體活動量者」與「身體活動量不足者」之間的「良導絡平均生物能量」有顯著差異;「身體活動量足夠者」與「身體活動量不足者」之「良導絡平均生物能量」亦有顯著差異,且均在正常範圍內。3.身體活動量之高低與人體整體之良導絡平均生物能量有關,特別是對肺經、心包經、心經、小腸經、三焦經、大腸經、肝經、腎經、膽經及胃經等良導值的影響。由此可知人體不但有電性活動,且可用儀器測得生物能量的變化。

二、人生活在生態能量場之中

地球日夜不停的發射磁波,磁波與人體的紅血球中的鐵互相感應,相吸相引的激盪,形成了體內正常的血液循環系統。天地之間,生命是大自然的電磁胚場、宇宙中更有無窮無盡的「生態能量場」,各以一定的頻率永遠不停地在波動和輻射能量,自然萬物皆由此磁電能量場所構成。(李承忠,2001;劉天君,2011)目前可利用OBERON非線性診斷系統,借由體內組織、個別細胞所發出獨特生物波的特性追蹤身體狀態,了解地球磁圈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鄭榮耀2012)[5]

三、人可以經由修煉完成生物能量平衡

吾人必須在這宇宙的能量場裡,修鍊得聚合高能量電位,從而轉化為「生物光子」能量,因而發生光電效應。再與體外環境之各生物體或物質溝通磁電,和能量流互相交換輻射,而經此輻射始完成「生物能量平衡」。依據20世紀初期的顧維茲教授(Professor Gurwitsch)以及20世紀末期的波普教授(Professor Popp)的研究發現,所有的細胞都會發送超微弱光子輻射,又稱生物光子輻射。所有的生物都會發出這種既能被複製又可被量測的超微弱光子輻射,波普教授(Professor Popp)解開了細胞去氧核醣核酸(DNA)做為光子儲存器的秘密。(鄭榮耀,2012)[6]

四、陰陽對立與平衡

吾人瞭解人體的臟腑軀幹、四肢等一切生機都由神經所主宰,而神經系統中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在身體的機能活動裡是互相對立與制衡作用,從而達到平衡統一、穩定、健康的正常身體。(李承忠,2001;劉天君,2011)

鄭建民(2009)檢視修煉香功對於成年人生理心理的影響效力。其結果顯示:長期修煉氣功養生運動具有穩定元氣度(生物能量)及精神情志活動的作用,也可能有助於個人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的作用,使身心經常處於活力旺盛、正面情緒大於負面情緒,乃至副交感神經活性佔優勢的放鬆狀態。亦即是說香功有助於調節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對立與平衡。

廖承慶(2004)探討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生物能量與心臟自律神經活動狀態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1.有規律的太極拳運動老年人比坐式生活型態老年人有顯著較高的生物能量,特別是在心經與肺經方面。2.有規律的太極拳運動老年人比坐式生活型態老年人有顯著較高的心臟副交感神經活動狀態與顯著較低的交感神經活動狀態。亦即是說太極拳運動有延緩老年人生物能量衰退與降低心臟生理負擔度的作用。

綜合上述觀點可知,生物能醫學氣功主張人是帶電的生物體,生活在生態能量場之中,可經由修煉完成生物能量平衡 ,達到陰陽對立與平衡。這項主張除延續傳統的氣功理論之外,還融合了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以及生物能量醫學研究,需要更多研究結果來驗證其開創性的思想。

參、健身運動十七法與收功之思維分析生

物能醫學氣功在招式的排序作用上,講究連貫性、系統性、招招相套、環環相扣,綿延不輟、形成一串最佳的健康養生鏈結。在動態的平衡性上,講究具動靜相兼、內外雙鍊,剛柔相濟、虛實相應。氣力相沫,功能互輔,且多重延遞性。(李承忠,2001)有利於修煉者達到調身、調心與調息的效果。

一、調身練力的修煉

研究者依據生物能醫學氣功運動十七法的教本,統計生物能醫學氣功十七法之抬、擺、蛹、躍、甩、展、旋、推、托、轉等十種不同功能作用的特殊肌肉群運動如表一,發現其使用次數多少的順序,從最多到最少的排序,依次是轉、推、擺、「旋、抬」、甩、「托、蛹」、「躍、展」。

「轉」的動作來自第7式推磨聚能法與第9式蟾泳聚能法的轉腕,第12式左右甩臂三式法的兩手臂左右甩動、配合腰臀扭轉,第13式屈肘旋腰法的腰臀扭轉,第14式轉腹法的轉腹、第16式脊椎轉節法的腳踝、膝關節、腕關節、脊椎的轉動 ,讓身體的重要關節獲得充分的運動。

表一:生物能醫學氣功十七法之特殊肌肉群運動排序

動作
次數
230
300
100
50
187
50
230
484
100
700
排序
4.5
3
7.5
9.5
6
9.5
4.5
2
7.5
1

」的動作來自第13式屈肘旋腰法的沈肩轉腰並推手,第15式兩掌推托法的立掌前推、兩手臂掌在臍腹前分別上提下推翻轉舒緩,第16式脊椎轉節法兩手臂掌(掌心向上)由內向外旋臂轉腕翻掌外推旋運。讓「氣」隨手背運行至手掌,產生氣感的反應,活絡手臂的筋骨、增加肌腱的耐受力。

」的動作來自第4式擺腰夾腿法的擺腰,第6式擺手聚能法的擺手,8.蛹動聚能法的兩手晃擺,第15式兩掌推托法的腰臀大幅左右擺動,讓人能在手掌心感受到氣感,並讓腰臀的活動能力增強。

」的動作來自第13.式屈肘旋腰法的腰臀旋動扭轉,第16式脊椎轉節法的旋臂轉腕、兩手臂掌(掌心向上)由內向外旋臂轉腕翻掌外推旋運等動作,產生力道與形體的互動。

」的動作來自第3式按蹻導引聚能法、第5式捧臍聚能法、第6式擺手聚能法、第7式推磨聚能法、第12式左右甩臂三式法的腳跟微抬。讓身體的重心、虛實產生轉移。

」的動作來自15.兩掌推托法的手臂直接由身側上舉伸直(肩上直托),活絡筋骨、維持淋巴組織液的循環正常。「蛹」的動作來自第8式蛹動聚能法、第9式蟾泳聚能法的蛹動。可強化中樞神經系統、進行內臟的按摩、腸胃的保健。

」的動作來自第9式蟾泳聚能法的躍提一下,增加腿部肌腱的耐受力和伸展能力。

」的動作來自第11式手臂外展法的兩手掌伸直向外撥開,增加胸臂肌耐力、肺活量及肩頸的保健。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生物能醫學氣功之運動十七法,關於特殊肌肉群的運動,特別重視活絡脊椎和關節的靈活度,推的柔勁和氣感、腰臀的擺動和旋動、手臂的力道和形體的互動、腳跟的微抬、手臂上托及內臟按摩,達到調身練力、調形練體的修鍊。其修煉結果,創編者主張對腿部肌力、腹腰肌力、增加肺活量、疏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有幫助。

根據簡富儀(2010)觀察練習氣功前後組織血氧濃度變化情形,發現前額與左前臂的血氧飽和度百分比、左前臂的含氧血紅素有顯著增加;前額的不含氧血紅素有顯著下降;總血紅素濃度在前額及左前臂均無明顯變化。亦即是說練習氣功可增加組織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運送足夠的氧氣及養分,排除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

涂金湶(2009)觀察15位健康的中年受試者參與一週的氣功訓練,對HOMA值、組織有氧能力及心率變異度變化之影響。結果發現:短期氣功訓練能增加肌肉組織氧飽和度,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為氣功訓練造成肌肉適應與提高血紅素攜帶氧氣的能力。

上述研究都是採取單招或擷取一套氣功中的幾式做為實驗的練習,而且不是直接採用十七法做研究,但是其結果卻與生物能醫學氣功的主張一致,顯見生物醫學氣功所主張的效果是存在的。

二、調心練意的修煉

生物能醫學氣功之修煉,講究鬆、靜、自然與虛實互動,呈現在相關功法的情況如表二。根據教本的敘述,第4、6、7式雖然沒有特別說明要「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可能是第4式擺腰夾腿要兩腳跨開,要坐胯鬆腰,並加入「腿部三七分力」的虛實互動體會和「一夾一放」的左右交替動作,已經不再是自然鬆立的狀態,至於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則是修煉氣功,心情愉悅的重要導引。擺腰夾腿之後是捧臍聚能,又回到「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的狀態,接著進行「兩腳一前一後的原地行走」動作,由「捧臍」轉為「擺手、推磨」,手的動作增多,「兩腳一前一後」就不再「自然鬆立」了,然而要「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當然是沒問題。

表二:生物能醫學氣功之鬆、靜、自然與虛實互動

動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兩腳一前一後、原地行走
       
v
v
v
                   
腿部三七分力、一虛一實
     
v
   
v
       
v
v
 
v
   
用意不用力
           
v
   
v
 
v
         

從表二的呈現,可以清楚地看到生物能醫學氣功,以「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的意念為基礎,交替出現「兩腳一前一後的原地行走」、「腿部三七分力」的虛實互動,讓修煉者能夠在「自然鬆立」與「腿部三七分力」之間體會「虛、實」「鬆、緊」對立,進行力道與形體相配合的修煉。再加上推磨聚能法、前後上下甩臂法、左右甩臂三式法中的「用意不用力」讓修鍊者能在大動作中,調和心神,修煉意念力,達成調心練意的修煉。

根據彭香梅(2006)探討氣功介入對中年婦女身體質量指數、更年期困擾症狀、睡眠品質改變的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參與八週太極氣功練習的婦女獲得下列成效:1.減緩身體質量指數的增加。2.改善主觀睡眠品質與日間功能失調情形,縮短睡眠總時數。此研究結果,可做為更年期婦女居家運動的參考,亦可佐證生物能醫學氣功調心調意後可能帶來的效果。

三、調息練氣的修煉

生物能醫學氣功在調息的部分先從第1、2法的數息和優氧呼吸法[7]開始,修煉者熟悉「優氧呼吸」之後,接著第3、4、5、6、7都是動作和呼吸相互配合,第8式「蛹動聚能」的動作比較大,改用自然呼吸,第9,10式再回歸動作配合呼吸,第11式又用自然呼吸,第12式在自然呼吸之後再以動作配合呼吸,達到調息練氣的功能。第13是之後的重點不在調息練氣則改用自然呼吸,其調息練氣的安排如表三。

根據趙子維(2010)比較十分鐘氣功靜坐調息之前與過程中心率變異、呼吸頻率、手指皮膚溫度及血壓的差異,並探究一般受試者在降低呼吸頻率後的心率變異、指溫及血壓變化,以驗證氣功靜坐與降低呼吸頻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氣功練習者在靜坐期間,心率變異的變化是短期的生理效應之一,推測主要是由降低呼吸頻率引起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提升所致。亦可佐證生物能醫學氣功的調息有助於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達到放鬆的狀態。

表三、生物能醫學氣功之調息分佈

十七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配合呼吸
v
v
v
v
v
v
v
 
v
v
 
v
         
自然呼吸
             
v
   
v
 
v
v
v
v
v
數息
v
v
                             

四、收功達到經絡養生

各家氣功的收功方法都不一樣,(林孝宗,2003;林厚省 ,1997;蘇永安,1999)生物能醫學氣功的「收功」十五法,在第12 法兩膝旋轉、第13 法站立踢腿法、第14法眼球轉動、第15法頸椎轉動四法之中,除兩膝旋轉有「收腹縮肛」「鬆腹鬆肛」的動作之外,其餘都屬於膝關節、腿關節、眼球、頸椎的運動。

表四:拍打經絡與養生

收功的功法 經絡與經穴 預防與保健

1. 搓臉

迎香、睛明、印堂、魚腰、四白 促進臉部血液循環、預防鼻炎、傷風感冒
2. 按摩眼眶與揉太陽穴 太陽、睛明、絲竹空、攢竹、魚腰、童子膠、承泣、四白 偏頭痛、眼疾之預防與保健
3.按壓偏頭 太陽、翳風、風池 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預防偏頭痛、耳鳴、高血壓、鼻塞。
4.拍頭 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及督脈所經之處,如百會、前神聰、後神聰、當陽、五處、神庭等 預防腦中風、高血壓、頭痛、失眠。
5.搓拉耳朵 振奮整個身體經脈,反射到需要調整的機體部位。 預防耳鳴、眩暈、聽覺障礙等。
6.擦後頸椎 風池、風府、瘂門、頸百勞、天柱及大頸筋。 緩解高血壓、頭痛、肩胛痛、頸部僵硬的問題。
7.擦前頸部 廉泉、人迎 、水突、扶突、天窗。(手陽明大腸經) 支氣管發炎、咽喉聲帶發炎、甲狀腺分泌、扁桃腺炎之預防與保健。
8.拍胸背 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及督脈所經之穴,如庫房、屋翳、靈墟、神藏、膽俞、脾俞、氣海俞、命門、中樞等 心臟病、胸痛、胸悶、咳嗽、哮喘、肩背痛之預防與保健。
9.拍腰腹 任脈、督脈所經之穴,如命門、腎俞、懸樞、氣海、神闕等。 腰痠痛、慢性胃腸病之預防與保健。
10.拍兩肋(雙手) 除兩肋是足太陰脾經之外,兩手臂外側是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內側是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肋間神經痛、肩膊痛、五十肩、手臂痲痹或抬舉困難之預防與保健。
11.拍腰腿 除腰、臀和薦椎部之外,腿後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內側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腿外側是足少陽膽經 刺激腎上激素分泌,以及腰椎傷害、腰神經痛、扭傷、閃腰、坐骨神經痛之預防與保健。

至於第1法至第 11法則可用拍打經絡的觀點來分析如表四,對於人體經絡的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脾經、手少陽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腎經、手厥明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明肝經、督脈、仁脈及其他經外穴的都產生保健與防治作用,兼顧經絡養生的功能(李承忠,2001, 靳士英、金完成, 1996)。其功法語導引按摩攝生法、神經末稍運動養生有異曲同工之妙。(蕭天石,1992)

根據傅子誠(2009)探討氣功對腦波及生理之影響,經過氣功訓練後肌電值、皮膚溫度、精神集中度與放鬆度的變化。將40位研究對象分為氣功組與控制組。實驗前先進行初測,氣功組經14週氣功課程學習後,對兩組進行後測,瞭解兩組的肌電值、皮膚溫度值、精神集中度與放鬆度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氣功組與控制組的後測成績達顯著差異,顯示經過短期氣功訓練後,對人體腦波與生理反應有顯著的影響。亦可佐證運動十七法收功十五法之按摩眼眶與按揉太陽穴、按壓偏頭、拍頭、擦後頸椎可達到健腦、醒腦的效果。

五、丹田聚能之忘形養氣修煉

丹田是修煉丹道的重要氣穴,自古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李承忠的研究和剖析(李承忠,2001、2006)丹田位在恥骨的後方,脊椎骨最下端(尾椎骨)的前方。生物能醫學氣功的修煉從聚能、養氣以至伏氣,皆以丹田為核心。古人稱精氣神為人生命之三寶,而養生之三妙則在「聚精、氧氣、存神」(何清湖等,2009)。本文所探討之生物能醫學氣功丹田聚能即是「聚精」妙法,其修煉重點如表五所示。第1式優氧呼吸聚能法和第2式丹田養氣聚能法是奠定「意守丹田」的重要功法,第3式按蹻導引聚能法則是將前兩式積蓄的能量,導引到任督兩脈,再繼續儲存在丹田,接著第4式擺腰夾腿法則稍微輕鬆的提肛鬆肛,涵養丹田能量,第5式捧臍聚能法、第6式擺手聚能法、第7式推磨聚能法、,則繼續利用提肛、鬆肛、縮腹、揉腹來累積丹田的能量,再從捧臍、擺手、推磨,讓能量流向手臂和手掌,並藉由逐漸加大手臂的動作,展現動靜交融的美感與氣感。第8式蛹動聚能法用內臟的自助按揉運動,增加丹田能量,第9式蟾泳聚能法整合推磨聚能法的手部動作、蛹動的身軀動作,繼續累積丹田的能量。第10式前後上下甩臂法、第11式手臂外展法、第12.左右甩臂三式法的第一二式,乃利用擴胸、含胸的動作使橫膈膜更有伸縮彈性,充實丹田氣力,提高腹壓,再放鬆腹部,讓丹田之能量自然流通。直到左右甩臂三式法的第三式,藉著「沈肩挾脅、上腹下壓、縮肛、下腹上提,腰腹部加點力道外推、吐氣,使腹部鼓凸。」的動作,使內勁氣力集中在臍腹丹田。

第13式屈肘旋腰法,因丹田中聚集足夠的能量,隨著曲肘旋腰動作自然散發出去。第14式轉腹法再繼續利用提肛、鬆肛、縮腹、揉腹來累積丹田的能量,第15式兩掌推托法運作時,兩掌推托,氣隨柔勁發出;舒緩時;氣再回聚丹田。第16式脊椎轉節法則將氣沈臍腹丹田,在一上一下的旋臂轉腕翻掌外推動作中,身體一直保持在半蹲狀態。第17式顫抖法同樣是在顫抖之後,氣沈丹田,儲存能量。逐漸達到不著意識形體,精神專注在丹田練氣養氣修煉。

生物能醫學氣功主張丹田呼吸法是藉波動和氣體不斷的壓縮活動,刺激性腺神經,加強產生荷爾蒙激素,以及鍊精氣補腦養神,達到精、氣、神能量機轉的效果。根據黃英哲(2004)將24位研究對象分為氣功組與控制組,探討氣功學習者進入氣功態時肌電值EMG、皮膚溫度值與末梢血流量值的生理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氣功組經過十四週氣功課程學習後,對人體生理反應有顯著的影響。

蔡裕豪(2006)將18名自願參與研究之憂鬱症患者分成運動組9名、控制組9名,運動組接受12週共36節,每節60分鐘之氣功訓練,控制組則不作任何運動。研究結果顯示氣功訓練具有改善睡眠品質、降低憂鬱與焦慮程度等正向積極結果,同時對於血液組成具有正面調整作用,對血壓、柔軟度等生理機能具有改善現象。這兩項研究結果,亦可佐證丹田聚能所產生的效果。

表五:生物能醫學氣功健身運動十七式與丹田聚能

收功 丹田聚能的重點摘要 備註
1.優氧呼吸聚能法 身心放鬆、用意不用力。
念始終不離臍腹丹田與吐氣。
提肛縮腹、內臟自助按揉
意守丹田之後,慢慢在丹田積蓄能量,產生微微的溫熱感,即為「丹田養氣」,充實生命體的能量元素。
2.丹田養氣聚能法 身心放鬆、胸腹部放鬆。
意念專注「吸氣到臍腹部」
注意力專注在「臍腹丹田」
吸氣時丹田飽滿,呼氣時放鬆丹田。
3.按蹻導引聚能法 吸氣時,腳跟抬起、腳尖著地、提肛、夾臀腿,腳跟的陰陽兩蹻脈和兩維脈脈氣上升。呼氣時,腳跟著地,全身鬆放,及時彎腰凸臀,提肛縮小腹,同時腳尖翹起。每此按蹻的呼吸均達臍腹部,可儲存臍腹丹田的生物能量,而能量沿任督兩脈行走。 利用提肛、鬆肛、縮小腹的動作,儲存臍腹丹田的能量。按橋時的脈氣行走任督兩脈之後,接著再以
提捏肛門、放鬆肛門的動
作,輕鬆的積蓄能量。
4.擺腰夾腿法 在斜拉夾腿的時候,吐氣兼提捏肛門一下,交換時吸氣,並放鬆肛門。
5.捧臍聚能法 吸氣時,整個身體重心放在腰腹丹田與前腳部;呼氣時,整個身體中心隨著後退的姿勢,必然重力下壓在臍腹丹田、臀腿與後腳跟。(充實丹田) 繼續利用提肛、鬆肛、縮腹、揉腹來累積丹田的能量。
6.擺手聚能法 藉著擺手與步伐一前一後的動作,不斷充實臍腹丹田能量。
7.推磨聚能法 用意不用力、擴胸、揉腹。
8.蛹動聚能法 腹部上提、下放、推揉,達到內臟的自助按揉運動。
9.蟾泳聚能法 含胸前傾、彎腰凸臀、屈膝微提腳跟離地下蹲、伸手外撥划弧、躍提一下、提肛縮腹、擴胸直立、腳跟著地。
10.前後上下甩臂法 使橫膈膜更有伸縮彈性,充實丹田氣力,提高腹壓。 1.左右甩臂三式法第三式之 前,腹部放鬆用意不用力。
2.左右甩臂三式法第三式使「臍腹丹田」成為人體的集力中心點。
3.曲肘旋腰時,內勁之氣力隨之而發。
4.轉腹法再利用提肛、鬆肛、縮腹、揉腹來累積丹田的能量。
11.手臂外展法 手臂撥開時擴胸、手臂內合時含胸。
12.左右甩臂三式法
(第三式)
沈肩挾脅、上腹下壓、縮肛、下腹上提,使內勁氣力集中在臍腹丹田。
腰腹部加點力道外推、「吐氣」,使腹部鼓凸。
13.屈肘旋腰法 沈肩、屈膝、上半身直立、收腹微提肛。
腰臀旋動扭展(八字轉)、腿部虛實三七分擔、沈肩轉腰並推手、自然呼吸。
14.轉腹法 腹部由右向左旋轉時,提肛縮腹,從右方提起轉向左方放下,放鬆腹部和鬆肛。
15.兩掌推托法 舒緩時,兩手臂掌在臍腹前分別上提下推翻轉舒緩、身體鬆軟、兩膝腿跟著曲直上下擺動。 兩掌推托時,氣隨柔勁發出;舒緩時,再回聚丹田,然後接著脊椎轉節時,氣臍腹丹田。
16. 脊椎轉節法 兩膝曲蹲、微提肛、手臂在胸前平伸、掌心向下、鬆腰、氣沈臍腹丹田、自然呼吸。
17.顫抖法 全身有規律的上下顫抖、微提肛、全身鬆軟、大腦放空。
深呼吸五次,將氣沈入臍腹丹田貯存。
氣沈入臍腹丹田儲存,讓能量聚集在丹田。

肆、結論

生物能醫學氣功是氣力、念力、定力和靈力四合一的修煉,融合了醫家氣功、儒家氣功、佛家氣功、道家氣功、武家氣功的特色。以中國傳統醫學、生物能量醫學、地球磁場、易經等理論為基礎,主張人是帶電的生物體,生活在生態能量場之中,可經由修煉完成生物能量平衡,達到陰陽對立與平衡的狀態。

在調身部分,生物能醫學氣功特別重視活絡脊椎和關節的靈活度,推的柔勁和氣感、腰臀的擺動和旋動、手臂的力道和形體的互動、腳跟的微抬、手臂上托及內臟按摩,達到調身練力、調形練體的修鍊。因而運動十七法的動作設計,從最多到最少的排序,依次是轉、推、擺、「旋、抬」、甩、「托、蛹」、「躍、展」。

在調心部分,生物能醫學氣功以「自然鬆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的意念為基礎,交替出現「兩腳一前一後的原地行走」、「腿部三七分力」的虛實互動,讓修煉者能夠在「自然鬆立」與「腿部三七分力」之間體會「虛、實」「鬆、緊」對立,進行力道與形體相配合的修煉。再加上推磨聚能法、前後上下甩臂法、左右甩臂三式法中的「用意不用力」讓修鍊者能在大動作中,調和心神,修煉意念力,達成調心練意的修煉。

在調息部分,生物能醫學氣功從「數息」和「優氧呼吸法」開始,接著是動作和呼吸相互配合,自然呼吸和動作配合呼吸交替出現至第13式改用自然呼吸,達到調息練氣的功能。

在收功部分,生物能醫學氣功的收功十五法除了收功的作用之外,對於人體經絡的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脾經、手少陽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腎經、手厥明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明肝經、督脈、仁脈及其他經外穴的都產生保健與防治作用,兼顧經絡養生的功能

綜合上述探討,本研究發現生物能醫學氣功的思維具有下列創意:

  1. 將「活子時」設計在運動十七法之中:子時是練功的好時機,卻很難有人可以利用子時來練功,因此,修煉者在第1式優氧呼吸聚能法,第2式丹田養氣聚能法的修煉後,即可處於「子時」的狀態,這就是「活子時」的狀態。(林厚省,1997)排列在運動十七法的前兩式,有利用形成良好的氣功態。
  2. 先聚能再自然行氣:生物能醫學氣功的第一式至第九式都是「聚能」的功法,直到聚集足夠的能量為後才始展開雙手的甩、展、推、托、旋,產生自然行氣的作用。而且,在行氣的過程中,並沒有用意念導引行氣的路徑,可讓修煉者的內氣自動尋找屬於自己的途徑,是比較安全的氣功修煉法。
  3. 動作之間具有組合創新的構想:捧臍聚能之後接著擺手聚能,雙腳一前一後、腳跟和腳尖抬起、放下的動作沒變,手的動作從捧臍改成擺手;擺手聚能之後接著推磨聚能,腳跟和腳尖抬起、放下的動作依然沒變,雙手改成推磨的動作。讓修煉者在動作變換之間產生舞蹈般的流暢感。其他如蟾泳聚能是推磨聚能的手部動作加蟾泳的軀幹動作;雙手臂的前後上下甩臂、手臂外展、左右甩臂則有秩序的前後、上下、中間、左右變換動作,有組合創新的提示作用。
  4. 蛹動、蟾泳、推磨、行走之模仿:古代發明氣功或拳法會模仿飛禽走獸的動作,生物能醫學氣功的蛹動聚能是模仿「蛹」、蟾泳聚能是模仿「蟾」、擺手聚能是模仿「行走」、推磨聚能是模仿「推磨」、脊椎轉節是模仿「螺旋」等動作,有別於其他功法。
  5. 運動十七法蘊含六個練功階段的元素:生物能醫學氣功針對練功的階段提出練功、長功、行功、功到、功成、功圓六個階段(李承忠,2001)。且在運動十七法之中,蘊含這六個階段的修煉意涵,練功要用專注意念在調整四肢做出正確的動作,導引氣血循環正常,屬初學者都要注意的問題。長功要逐漸注意增長功力,培養能量。專注在「意守丹田」,如優氧呼吸聚能、捧臍聚能等。行功要注意練功、運功的肢體動作,要發自內在的綿柔內勁潛力,如兩掌推托法。功到要有意似無意,減少意念的波動,讓功隨意轉、不再那麼專注意念,如蛹動聚能和蟾泳聚能。功成要神氣長相倚,能氣足、精足、神足、則精氣神能量提昇、形神俱健,如脊椎轉節。功圓要無意勝有意,不著一切處、不執一切法,心量擴大如虛空,如顫抖法之後的鬆、空。
  6. 將經絡養生的觀念融入收功的過程:經絡養生是生物能醫學氣功之「醫學」元素之一,修煉者從收功的拍打經絡,可認識週身的經穴,瞭解各個重要經穴與身體保健的關聯,引導修煉者繼續研讀相關知識,達到保健與防治的效果。
  7. 生物能醫學氣功是具有核心理念的氣功:「健康、快樂、和諧、善行」是生物能醫學氣功的精神銘言,提醒修煉氣功的人時時記住唯有健康才能見到希望與未來,唯有快樂才能創造幸福與美滿,唯有和諧才能建立人際與和平,唯有善行才能付出奉獻與大愛。所以修煉生物能醫學氣功的人要以人人身心健康為綱、以快樂歡喜自在為本、以人我社會和諧為體、以大愛善行布施為用(李承忠,2001)。生物能醫學氣功是一套暢行於公園的氣功修煉法,本文謹針對運動十七法、收功十五法做思維與創意的分析,做為修煉氣功過程中的心得,尚祈專家學者能不吝指導,其他有關勁道、人電的修煉、靈力修煉、氣功的哲學議題等,研究者將在往後修煉的過程中繼續深入探討,更希望有志於研究生物能醫學氣功的專家學者能一起努力。

參考書目

  • 李承忠(2001)生物能醫學氣功健身運動十七法。台南: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研究推廣中心。
  • 李承忠(2006)李承忠論文專輯。 台南市: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研究推廣中心。
  • 李倫(2000)嚴新氣功秘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
  • 何清湖、周 興、潭同來、瞿岳云、萬 勝、劉朝聖 (2009) 馬王堆古漢養生大講堂。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林厚省 (1997)氣功學 台北:林鬱
  • 林孝宗(2003)自發功。桃園:自發功研究室。
  • 林靜君(2010)花蓮縣國小教師身體活動量與良導絡生物能量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莉倩(2010)氣功與靈性健康關係之研究——以武禪書院長期修習氣功學員為例 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 涂金湶(2009)一週氣功訓練對HOMA、組織有氧能力及心率變異度之影響。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傅子誠(2009)氣功對腦波與生理反應之影響。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 彭香梅(2006)氣功介入對中年婦女身體質量指數、更年期困擾症狀、睡眠品質改變成效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英哲(2004)氣功對人體生理反應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靳士英、金完成(1996)穴位與針炙概要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趙子維(2010)氣功靜坐的短期生理效應:降低呼吸頻率對心率變異的影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 廖承慶(2004)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生物能量與心臟自律神經活動狀態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運動傷害防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建民(2009)養生運動對成年人生理心理的影響-從修煉香功對良導絡生物能量、腦波、心臟自律神經之效益及健康自我認知談起。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 蔡小翠(2007)氣功學習受益者身心靈初探─以高雄市氣功學會資深學員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蔡裕豪(2006)氣功運動介入對憂鬱症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 簡富儀(2010)氣功訓練對於前額和前臂肌肉組織氧氣分配之影響。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蘇永安(1999)氣功養生、健康一生。台北:翰音文化。
  • 劉天君 主編(2011)中醫氣功學(第二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蕭天石(1992)道海玄微。台北:自由出版社。

註:

  • *南台科技大學教授。
  • [1]生物能醫學氣功是現居住於台南市的李承忠博士創編,內容及示範影片詳見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全球資訊網站http://www.ck17.org
  • [2]生物能醫學氣功的修煉,提倡「靜思懺悔反省、柔和忍辱無爭、堅定精進修持積極佈施行善」四大精進修煉及「修身十戒修煉、倫理道德十要修煉」實踐了菩薩道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而「數息、隨息、聽息、忘息」等四大調息訓練則實踐了「禪定」的工夫,「淨心、放心、捨心、無心」則是般若智慧之呈現。
  • [3]參閱生物能醫學氣功教本(李承忠,2001)
  • [4]崔玖 撰寫 人體的生物能場 刊載於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 http://health.edu.tw/health/portal/learning/info00/s4.jsp
  • [5]鄭榮耀(2012) 地球磁圈對人體生物控制系統的影響 刊載於http://www.darin.com.tw/?p=950
  • [6]鄭榮耀(2012) 地球磁圈對人體生物控制系統的影響 刊載於http://www.darin.com.tw/?p=950
  • [7]優氧呼吸法是由橫隔膜的收縮和舒張主導腹壁向外運動的一種呼吸方式,吸氣時胸部空鬆,胸廓部分之壓力降低,使空氣下降,腹內壓上升,腹部膨脹外凸;呼氣時腹部收縮,橫隔膜被推而上抵肺部,使肺部的碳氣、濁氣經由呼吸道外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