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區教練師資班第三期結業典禮學員代表致謝詞 / 學員代表 宋世軍
-
在 心得分享-台中
-
點擊數: 331
題 目:「以慈悲心為世間殘缺補圓」效法李博士慈悲濟世的大愛精神 培養成為教練的氣質內涵
時 間: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時
地 點:台中縣大里市大和屋餐廳典禮會場
報告人:學員代表 宋世軍
敬愛的李博士、師母、會長陳師姐、秘書長莊師姐、台中區主委曾師兄、教練團長劉師兄、全臺灣各地區到會的各位先進師兄、師姐,以及在場全體結業同學各位師兄、師姐,大家早安。
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台中區教練師資班第三期學員的研習學程,從今(九十八)年六月七日至八月十五日,接受了初級班的課程,並自九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完成了師資班的課業,培訓出六十六位師資,今後將投入於社會服務的工作。為了讚歎這一份功德圓滿,首先請大家熱烈鼓掌,彼此勉勵和祝福……這個掌聲也代表著我們的滿心感謝,謝謝李博士、陳會長、曾主任委員、劉阿清團長、吳班主任,以及許多位教練師兄和教練師姐。陪伴我們成長,提攜我們精進,並且導正我們的做人習性和處事態度;半年的相處,大家共聚一堂,亦師亦友,融入一個溫馨和諧,熱誠互助的情誼中,也塑造了我們心甘情願,終生投入社會擔任義工的大愛人格,而這種人格特質,正是契合了李博士的精神風範,並且傳承推展。
一位在外場學習的師姐問我:「我參加了氣功十七法的教練場共修後,感覺很快樂,好像會上癮,而且似乎不少人也都有同感,為什麼呢」?當時,我未經考慮,順口就回答:「因為對每個人都有幫助,加油」!後來,接受了一些課程,自己就從「對每個人都有幫助」的這個方向去慎思,推敲出「利益大眾」的程序次第——先確定社會大眾需要什麼,就積極的去創造出那個事物,供應滿足他們,自然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歡喜和共鳴。而李博士所制定的四大精神銘言——「健康、快樂、和諧、善行」,正是針對當今社會所欠缺的事物,我們無條件的佈施出去。「以慈悲心為世間殘缺補圓」,這句話令人深受感動,這是何等不凡的境界,是聖賢菩薩的胸懷。
「能量場」是什麼?性質相近的能量互相吸引,就會形成一個同性質的環境。如果你敲響了一支音叉,週邊所有頻率波長相同的音叉都會共鳴響起,這個一致的波長頻率,相互吸引成為一個能量場。人的心念就是一種有能量的電波,一時間,你想要得到快樂,這個起心動念的能量波就會釋放出去,週邊所有快樂的人收到這個電波之後,就會激發共鳴的回應,這個回應波反射到自己身上,便會交融成為快樂的助力。因此,響應了李博士的心願,你希望健康、快樂、和諧、善良,就必需多想這個念頭,和多接觸這樣的人物、事物,自然能建立這樣的環境,得到這樣的成就。我頓時明白,為什麼參加了氣功十七法共修以後,自己和別人都快樂,而且樂於成癮的原因。整個世界永遠不停的在做各種能量交流的互動共鳴,群體共同意識的結集能量散發出去,能夠迴盪出更鉅大的共振效應,在這個社會中展開來;這個能量如果是來自於正念,就能成就出公益事業,如果是惡念的累積,自然會招引出天災人禍的社會共業。「施比受更有福」,你拋出一個善念去服務社會,整個社會的善性迴向便投射到自己身上,使自己得到大福報。今天,每個人的人生際遇,正是由他自己的心念所反射造成,點點滴滴的起心動念,累積呈現為自己的現實人生。
李博士的慈悲心願,透過了千千萬萬的教練擔任社會義工,正如同菩薩應化了千手千眼,方便去濟助別人,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研究推廣中心永遠不斷的傳承著利他的大愛思想。請李博士放心,各位師兄、師姐相互交流勉勵,精進不懈。加油!加油!感謝大家。